麦粒肿是大家身边特别多见的眼部疾病,在眼科当中发病率相当的高,为此朋友们需要注意在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些关于麦粒肿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该病的治疗办法,到底有哪些办法可以治疗麦粒肿呢,在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针对麦粒肿的治疗,不同治疗时间有不同方法。刚刚出现麦粒肿时,只要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并进行局部热敷,就可以使麦粒肿慢慢消退。
如果治疗得比较晚,眼部的硬结及压痛都比较明显,最终硬结内脓肿形成,用抗生素眼药水和局部热敷就已经无效了,需要手术切开排脓,而不应使其自行破溃。手术顺皮肤纹路和腺体方向切开,不会损伤邻近腺体,也不会形成“疤痢眼儿”而影响外观。如果孩子发烧,耳前的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就要服用抗生素了。由于睑腺的数目多,所以,一处治好后,也有可能在他处再次发生,反复发生的炎症并不在同一腺体上。
平时要注意孩子的手、眼卫生,经常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用脏手揉眼睛。注意孩子的饮食均衡,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孩子的身体抵抗力。 孩子出现麦粒肿后,切记不可随意挤压,因为这里的血管与脑部关系密切,不当挤压可能引发颅内感染。一旦发现孩子眼睑红肿,要及时就医,及时用药和热敷,这样就能使麦粒肿及早消退,免除孩子做手术的痛苦。
麦粒肿俗称“针眼”,是最常见的眼睑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2-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如果不注意手的卫生,在不经意的时候用手揉眼睛,会通过揉眼这种不良习惯将很多病菌带入眼内,引起眼睛的感染。此外,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身体不适的状况下(如学习负担过重、体力消耗大、消化不良、糖尿病等),身体的抵抗力弱,病菌也会趁虚而入,引起眼部的感染。
儿童患了麦粒肿初期患儿眼睑边缘会出现局限性红肿。3~4天后,红肿的中央皮肤颜色变为黄白色,并可见到脓头。如果脓头自行破溃或经手术脓液引流排出后,红肿会很快消退,整个病程约一周。由于睑板腺比睫毛根部的腺体大,并且睑板本身结构坚韧,所以内麦粒肿的疼痛要比外麦粒肿厉害。需要家长注意的是,长在内、外眼角的麦粒肿,特别是内麦粒肿,在其附近的眼球表面常常会出现一个“水泡”,家长不要为此紧张,这是因为麦粒肿压迫周围的组织引起的球结膜水肿。随着病情的缓解,“水泡”会随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