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麦粒肿
快速搜索

麦粒肿会有哪些常识呢

2015年08月25日

麦粒肿会有哪些常识呢

麦粒肿的多见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关注,日常生活中应当多去认识此病,要提防麦粒肿的出现,在出现了该病的症状之后,必须要进行一些治疗,还应当注意多休息,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麦粒肿疾病的相关知识具体是什么呢。

麦粒肿,俗称“针眼”,是眼睑也就是眼皮最常见的急性炎症。初起时,患儿眼睑边缘出现局限性红肿,因为疼痛而不让人触摸。3~4天后,红肿的中央皮肤颜色变为黄白色,并可见到脓头。如果脓头自行破溃或经手术脓液引流排出后,红肿会很快消退,整个病程约一周。由于睑板腺比睫毛根部的腺体大,并且睑板本身结构坚韧,所以内麦粒肿的疼痛要比外麦粒肿厉害。

需要家长注意的是,长在内、外眼角的麦粒肿,特别是内麦粒肿,在其附近的眼球表面常常会出现一个“水泡”,家长不要为此紧张,这是因为麦粒肿压迫周围的组织引起的球结膜水肿。随着病情的缓解,“水泡”会随之消失。患了麦粒肿后要及时治疗,因为早期症状轻微,通过局部治疗往往就能控制其发展,炎症可很快消退而治愈。治疗时一般白天滴消炎眼药水,如利福平、托白士、泰力必妥等,每3~4小时1次。晚上入睡前涂消炎眼膏,如金霉素、红霉素眼膏等。

如果患儿能很好配合,还可辅以温水热敷治疗。热敷能扩张血管,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促进炎症吸收、缩短病程很有帮助。具体的做法是,用清洁毛巾浸热水后稍拧干直接敷在患眼皮肤上,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热毛巾的温度约45˙c左右,家长可先用手背或自己的眼睑皮肤试温,以患儿能接受为度。

如治疗不及时,除局部出现红肿外,还伴有发热、怠倦等全身症状时,应该加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红霉素,或肌肉注射青霉素等。对已经出现脓头的麦粒肿,可待脓肿成熟后,进行切开排脓治疗。

如经常用手揉眼,由于手经常接触许多不洁物品,往往常有很多的病菌,这些病菌会通过揉眼这种不良习惯而带入眼内,引起眼睛的感染。此外,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身体不适的状况下(如学习负担过重、体力消耗大、消化不良、糖尿病等),身体的抵抗力弱,病菌也会趁虚而入,引起眼部的感染。

麦粒肿的常识性的知识就是上面的知识了,小编应当多去了解麦粒肿的相关知识,而且还应当注意卫生,要做一些麦粒肿的预防工作,当我们的眼睛出现了肿痛的症状之后,必须要进行治疗了,这样的话才可以减少我们的痛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