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在正常情况下,来自5米或5米以外的光线,经过眼球的屈光结构,其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这样才具有正常的视力。这种屈光状态称之为正视眼。
如果眼球的前后径长度异常或屈光系统中某一处的屈光力发生改变,焦点就会落在视网膜前或后,此即所谓近视或远视。这种情况是指在各个子午线方向所发生的屈光力虽有改变,但改变值都相同。若各子午线方向的屈光力各不相同,那么,在视网膜上无论如何也不能聚焦成一点,而是一条线,这就是散光。
专家分析,产生散光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角膜上垂直相交的两个方向的弯曲度不同,产生相应的屈光力不等。角膜弯曲度各方向的不同,主要来自先天遗传因素。
有人注意到,散光患者的子孙均有相似的散光,程度也相近。当然,后天的疾病干扰、用眼不当等也容易引起散光。据相关统计表明,青少年眼睛屈光不正、同时伴有散光的约有25%~30%,也就是说,有不少青少年既有近视,又有散光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