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的重要,眼睛可以让我们看到大千世界的变化,可是当青光眼发生之后,将会影响到我们眼睛的健康,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危害,但是在认识青光眼的时候,很容易走入误区,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误区一:青光眼都是遗传的。
青光眼具有遗传倾向,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就不会得青光眼。从儿童到老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其中40岁以上的人,远视眼患者,高度近视者,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均是青光眼的易感人群。建议上述易感人群每1~2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
此外,青光眼可由多种病变继发形成,其中局部以眼外伤、晶体改变(白内障、晶体脱位、人工晶体)、玻璃体病变(玻璃体出血)、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动静脉阻塞、出血)、虹膜睫状体炎等,全身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先天发育不良等均可以引起青光眼的发生。另外,临床上因用药不当引发青光眼者也并非鲜见。
误区二:得了青光眼,迟早都会瞎。
过去,由于对青光眼认识不全面,治疗手段不多,以至于一些青光眼患者最终失明。如今,临床医生不但能采取多种方法来治疗青光眼,如药物(抗青光眼的滴眼液)、激光(无损伤的选择性激光)和手术,而且还能在某些青光眼(如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通过及时干预(如缩小瞳孔、周边虹膜切除或切开术)来预防青光眼的发生。就目前医疗水平而言,除无法使失明的青光眼患眼复明外,一般青光眼是不会瞎掉的!
误区三:青光眼患者要尽量少喝水。
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产生这样的看法可能源于两点:
1、青光眼主要是眼压升高导致的眼病,而眼压与房水(眼内的一种流动液体)密切相关,“房水”既然是“水”,那么少喝水或不喝水就可以控制眼压。
2、早年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辅助诊断中有一种诱发试验叫“饮水试验”,即通过短时间内大量饮水(5分钟喝1000毫升)来诱发眼压升高,患者因此错误地认为少喝水,眼压就不会升高。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之后,大家清楚的知道了青光眼的相关误区有哪些了,在认识青光眼的时候,我们要正确的去了解相关的知识,而且还要积极的去做好青光眼的预防工作,平时还要多注意休息,饮食方面也要清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