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青光眼
快速搜索

青光眼患病后的主要症状

2015年11月04日

青光眼患病后的主要症状

大家对于青光眼也许并不陌生,该病的发生给大家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不便,所以提醒大家及时发现和治疗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才可避免耽误疾病的治疗,造成严重的影响和不便。所以大家还是先了解下青光眼症状。

青光眼是指患者的眼内压调整功能发生障碍,使得眼压异常升高、视力缺损、因而视功能障碍,并伴有视网膜形态学变化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因为青光眼的患者瞳孔多少带有青绿色,所以才被称为青光眼。

青光眼有什么症状?

青少年性青光眼:发病年龄3-30岁之间。此型临床表现与开角型青光眼相似,发病隐蔽,危害性极大。近年来此型多发生于近视患者且有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90%以上的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详细检查才知道是青光眼。有的患者查出来青光眼,但自己错误的认为,我现在又没有什么感觉,视力也可以,不可能象大夫说的那么严重,真正失明了,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在黑暗中痛苦的渡过终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急骤,表现为患眼侧头部剧痛,眼球充血,视力骤降的典型症状。疼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眼眶周围、鼻窦、耳根、牙齿等处放射;眼压迅速升高,眼球坚硬,常引起恶心、呕吐、出汗等;患者看到白炽灯周围出现彩色晕轮或像雨后彩虹即虹视现象。

亚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包括亚临床期、前驱期和间歇期)患者仅轻度不适,甚至无任何症状,可有视力下降,眼球充血轻,常在傍晚发病,经睡眠后缓解。如未及时诊治,以后发作间歇缩短,每次发作时间延长,向急性发作或慢性转化。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自觉症状不明显,发作时轻度眼胀,头痛,阅读困难,常有虹视。发作时患者到亮处或睡眠后可缓解,一切症状消失。此型青光眼有反复小发作,早期发作间歇时间较长,症状持续时间短,多次发作后,发作间隔缩短,持续时间延长。如治疗不当,病情会逐渐进展,晚期视力下降,视野严重缺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隐蔽,进展较为缓慢,非常难察觉,故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轻度眼胀、视力疲劳和头痛,视力一般不受影响,而视野逐渐缩小。晚期视野缩小呈管状时,出现行动不便和夜盲。有些晚期病例可有视物模糊和虹视。因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强调对可疑病例作相关检查。

先天性青光眼一般在幼儿或少儿时出现临床表现。如在3岁以前发病,可出现羞明、溢泪、眼睑痉挛和大角膜;3岁以后发病,则可表现为少儿进行性近视。

青光眼患病后的主要症状:

一般来说,头痛往往是青光眼患者的首发症状,而且跟一般性的头痛不同,不能用镇静、去痛药缓解,因为青光眼性的头痛是由于眼压升高压迫眼球组织而产生的,只有在眼压下降后才可减轻或消除,青光眼患者的头痛还往往会伴有眼眶、鼻根胀痛,单眼的头痛还可表现为剧烈的偏头痛。

虹视的症状也是青光眼所具有的,这是指青光眼患者发病时,看灯光会有一个彩虹样的光圈绕在灯光周围,外圈红色,内圈绿色或紫蓝色,这是由于眼压增高后,眼内液体循环障碍引起角膜水肿,产生折光改变所导致的,但是虹视并非青光眼的特有症状。

在青光眼急性发作时,患者都是会有视力障碍的,而且比较明显,除了角膜水肿这一原因外,更主要的是眼压增高造成视神经受到损害所致,眼压越高视神经受压越厉害,视力下降也就越明显。

这些都是青光眼的症状,若是有上述这些症状出现,则是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的,否则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