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干眼症受多种因素影响,且易复发,所以根治治愈率就低,一般的学习过干眼症常识的人都了解针刺、耳穴、拔罐这几种中医上常用的方法,他们综合应用的效果更明显。中医注重综合调理,讲的是从调节全身脏腑气血出发进行综合的治理认为这样能提高治愈率,果真是这样吗?
干眼症从其直接的病因而言是眼局部的津液不足,究其根本主要由于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倦、外伤、衰老和其他因素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津液化生不足或失于布散,导致目失濡养所致。治疗时以通窍活络、调理脏腑、益气滋阴、养血润目为治则,强调眼表为标,脏腑为本,标本兼顾。
处方取穴时注意远近配穴,手法以调理疏通为主,不强求补泻。针刺处方中晴明、攒竹、新明Ⅱ、太阳、四白,均为局部取穴,疏通眼睛经络气血、通窍活络,刺激泪液分泌;远道取合谷、太冲,合谷能补气、泻气、活血;太冲能补血、调血。合谷、太冲二穴相配,为阴阳经相配,上下配穴,气血阴阳脏腑同调,协同作用较强,共同发挥补气益血、通经活络、清热利湿、补肝益肾之功效。辅以风池,能加强清肝明目、通络止痛之功用。光明为胆经络穴,善治目疾。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能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安神定志,与合谷、太冲共用,加强调理周身气血阴阳脏腑的功用。
中医重视人体穴位的作用,认为人体系统是一个不断循序渐进的系统,即所谓的“气”,在中医中“气”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所以,干眼症常识中也注重全身的综合治理,干眼症常识也有助于人们对中医的进一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