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近视眼
快速搜索

近视眼在术后屈光回退及散光的判定标准有哪些?

2015年06月26日

术后弥漫性层间角膜炎(DiffuselamellarkeratitisDLK)。术后早期发生DLK43眼,发生率为4.21,I期4眼,Ⅱ期2眼局部频繁滴激素类眼药水,I期1-2周治愈,Ⅱ期1~2月治愈。

术后屈光回退

术后3个月较术后1个月近视增加≥0.5D为屈光回退。LASIK术后3个月开始出现屈光回退,随着时间的推移,A组的回退率及回退程度均无明显改变(P>0.05),B组和C组的回退率及回退程度均逐渐增加,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三组的回退率及回退程度比较,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术后散光

术后出现≥0.5D的散光为术后散光。LASIK术后1周散光的发生率最高,平均为25.10%,术后6个月基本稳定,平均为3.33。ABC三组的发生率比较,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散光状态在3个月之前变化明显,3个月后基本稳定,三组不同时间的散光度比较,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