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近视眼
快速搜索

近视眼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2015年06月26日

我国是近视眼大国,国人近视人群超过3亿,病理性近视超过1000万。随近视发病率的逐年增加,高度近视比例也在逐年增高,人群总数加大,且家族聚集性显著,因此近视的预防性医疗保健工作关系到我国国民的健康素质。高度近视眼的危害性主要在于40岁前后的中年人群的并发症所致失明,带来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巨大经济负担和压力。临床中常规是将高度近视及其病理性改变的预防视为无能为力,既成事实,面对低视力或失明患者无法医治,而对近视是后天的、发育性的、渐进的演变过程这一事实未有足够认知,目前的共识是基本采用消极态度对已形成的近视进行大量宽泛的医源性介入,主要针对可逆性低视力,如白内障、屈光矫正方法等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经费。

我们前期对处在后天发育关键期的在校学生的屈光状况的调查发现,在校学生的近视是后天形成的,并随身体的生长发育而加速;学生近视化形成的自然病程和近视检出率是近视程度由轻到重、正视眼不断近视化而逐渐形成的;急速近视化年龄与学生升学考试密切相关,且存在升学后的缓进或回退现象,高度近视由7岁的0.9%发展到l8岁的12.5%。这与Lin LL在台湾2O年研究结果相同。这提示有必要、也有可能及时进行医源干预,在形成过程中阻断、延缓高度近视的加重,阻止眼球的扩张、眼组织的退变,以达到最终阻断病变的质变过程,防止黄斑病变等所致失明的发生。本研究设计试图在临床中观察高度近视形成初期的自然病程,寻找出病理生理过程突变前期症状体征,为临床干预提供规律性的参考指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