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近视眼
快速搜索

高度近视眼疾病在不同的年龄有什么变化?

2015年06月26日

有研究证实高度近视眼后局部或周边部眼底的早期改变本质上是发育性和机械性的改变,而病理性近视主要伴有眼球后极部变性病变,与眼轴明显延长有关,年龄的增加与机械性的改变的叠加对于病理性近视和各种退行性病变的发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视自然病程中.眼底后极部改变是逐步形成的.初期的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扩张和变薄而呈现出脉络膜血管结构的豹纹状和苍白眼底.这是最初的后葡萄肿表现和葡萄肿形成发展的基础,是早期病理性近视的眼底表现。豹纹状改变也呈现规律性变化,即初期,随RPE薄变,脉络膜血管隐见,中期随血管逐步暴露明显,有色人种呈现暗淡色,但血管轮廓清晰。

最后,随脉络膜血管的逐渐、逐层萎缩,豹纹状改变在萎缩区消失。龙沛之对437例近视演变的远期随访发现儿童和青少年间近视发展迅速.15岁前近视发病的青少年日后形成高度近视的可能性增大。本人和Lin等对处在后天发育关键期的在校学生的屈光状况的调查发现,国人在校学生的近视是后天形成的,并随身体的生长发育而加速;近视程度由轻到重.高度近视所占比例逐渐增加。敖宝栓1991年对中学生高度近视调查分析中高度近视的主要眼底改变为豹纹状眼底91.7%和弧形斑91.1%。当高度近视眼在一6.0-10.0D间尚有8.7%不伴变性病变,但重度近视眼(>H-10.OD)均有弥漫性病理改变存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