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视眼儿童,高度近视眼AC/A率较轻中度近视眼高,我们推测:儿童时期过量的视近给眼球正常结构的建立以及视觉的发育带来了不良后果,调节力的过度消耗产生调节滞后现象,这种现象所造成的视网膜成像模糊可能代偿性引起集合功能过强。过度集合反射性地抑制调节反应,形成调节滞后现象导致视网膜像模糊,而视网膜像模糊又是导致眼轴趋向近视化延长的原因,这与Mut等的观点一致。亦有研究表明青少年近视有相对较高的张力性调节,这可能与其有较强的副交感神经支配有关,较强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导致较强的睫状肌张力,从而导致眼球的牵拉和近视化的进展。
因此近视眼儿童AC/A的异常与眼外肌的失衡可能互为因果,其导致了眼轴的不断延长和近视眼的深度化。Parks等在分析内斜和外斜儿童的AC/A率后指出,高AC/A率在内斜是发病原因,而在外斜是一种代偿,可以帮助减少外斜。他又报告,近视患者首次戴矫正眼镜时有相当程度的内隐斜,但几周后就消失了,他认为这是一种适应现象。因此我们假设,儿童近视眼AC/A率的增加可以看成是一种适应现象。近视的人不戴矫正眼镜看近时,较小或不需要调节为保持双眼单视必须有足够的集合运动,长期较少的调节与较多的集合同时存在,就会在二者之间产生新的条件反射来适应这种情况,造成AC/A率的增加。本实验对象均是不戴眼镜的学生,因而我们推测,未矫正的近视眼儿童AC/A率的增加是对调节和集合不协调的一种适应,反过来说,高AC/A率是未矫正近视眼调节和集合不平衡的一种表现。